长丰县:“三链融合 ”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2-20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长丰县坚持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强“信息链”、做优“教育链”、延伸“作用链”,增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深度”“广度”和“韧度”,激发基层党组织新活力。
建强“信息链”,健全组织体系,确保“流动不流失”。完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以282个村(社区)党组织为单位,坚持“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入户走访、支部联系、微信联络等方式,对全县异地居住人员、高校毕业生等流动党员做到“应查尽查、不漏一人”,切实做到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动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五个全面掌握”。建立数据台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原因、流动去向、外出时间等基本信息逐人逐条登记完善,分级分类建立“流出”“流入”党员信息管理台账,目前,全县流出党员1876人、流入党员203人均全部纳入台账登记管理,并录入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落实“流出地发起—流动党员报到—流入地接收”的闭环管理机制。动态跟踪管理。依托“善治长丰”小程序,协同公安局、人社局等多部门实现信息互通,动态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动地点、时间、单位等信息,安排专人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办理工作,根据党员意愿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应转尽转,每季度更新1次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共同做好党员发展对象接续培养、预备党员转正和异地参加组织生活等工作。
做优“教育链”,丰富形式载体,确保“流动不流学”。推动线上“云”学。建立流动党员微信学习交流群700余个,转载有关党的创新理论、政策解读等内容860余条。依托共产党员网、省市先锋等系列平台,打造“指尖课堂”,在长丰先锋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党的光辉历程》《伟大建党精神》等“党课开讲啦”优质电教资源,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自学“充电”。推动线下“送”学。打造32个“流星之家”和74个流动党员联络站,通过“微座谈”“微党课”“微讨论”等方式,让流动党员与在册党员“同享、同学、同议”。通过“邮寄送学”的形式,给流动党员送去学习辅导百问等“精神食粮”1500余份。针对部分年老体弱等不便参加学习的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推送理论学习红色“营养包”230份,为流动党员“补钙壮骨”。推动结对“帮”学。建立结对帮学机制,选择党组织书记、支委委员、老党员等与流动党员结成“学习对子”,每月与流动党员通一次电话、发一次信息,与回乡的流动党员见一次面、共同开展一次活动,“点对点”促学、帮学。
延伸“作用链”,注重指导服务,确保“流动不流责” 。加强生活关怀。在重大节日、“政治生日”、法定假期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一季一访、一节一问”关怀工作,对流动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及时了解流出情况和思想、就业和生活等状况,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420余个。同时,充分听取流动党员管理意见建议,累计收集“金点子”310条。加强引雁归巢。利用春节、党员冬春训开展“流雁归巢”交流座谈会、“心有梦就长丰”长丰县青年人才沙龙活动20余场,大力宣传返乡创业政策,鼓励和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回报家乡,累计吸引72名“流雁”返乡发展,12名“归雁”到村任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加强示范引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在流动党员返乡期间,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创实绩,并将开展情况纳入党员“红黄榜”“加分项”。2024年,累计设立流动党员示范岗240个,组建“流星先锋”暖心志愿服务队18支,为村(居)民提供基层治理、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560余场次,服务群众3500余人。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72559?ClassId=616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