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 正文

勐腊县勐哈村:沪滇协作装满“米袋子”产业振兴拓宽“富路子”

发布时间:2024-12-04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走进勐腊县勐捧镇勐哈村大米加工厂的加工车间,空气中满是稻米的醇香,厂房内机器声轰鸣作响,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行。金黄的稻谷经过脱壳、筛选、精制、灌装、封袋等流程后,化为一粒粒莹白清香的大米,从这里一袋袋运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在沪滇协作的有力推动下,勐哈村围绕勐捧镇粮食蔬菜主产区功能定位,坚持把抓党建促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大力推进绿色稻米产业链发展,通过大米加工厂连接田间与市场,为推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动能。

  资源联结 品牌领跑

  勐哈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整合村集体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成立勐腊傣之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2020年,借深化沪滇协作契机,合作社积极整合上海对口帮扶资金及上级项目资金445万元,一座涵盖了烘干、筛选、分级处理等功能的日处理大米70吨现代化工厂投入建设,稻谷脱壳、谷糙分离、色选等工序全面自动化,让每一粒米都能“渡三关”(品质关、营养关、食味关)。

  2021年6月大米加工厂正式投产销售后,勐捧镇本地的优质大米实现了原产地加工和品牌化,“稻勐捧”“傣捧米”等多个勐捧大米的绿色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上涌现,勐腊傣之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更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中荣获“电商扶贫示范企业”荣誉称号,标志着勐捧大米从地域性特色产品正式挤进全国大米销售市场。勐捧大米的品牌知名度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订单和合作机会,产品销售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2023年合作社经营收入达43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25万元,在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让群众共享沪滇协作资源联结的幸福成果。

  增收致富 携手欢颜

  曾经,勐哈村粮农经营分散,在市场议价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农业生产及粗加工附加值低,农民收入极不稳定。

  为改变这一现状,勐哈村党总支书记携加工厂负责人赴上海上门学习设备使用方法,协调上海专家考察团队到加工厂一线指导生产技术,通过统一生产、包装和销售等环节提升稻谷附加值;同时,合作社牵头沟通大米加工厂以协议价格统一收购稻谷,让农民彻底告别了价格波动的担忧,从“单打独斗”到与加工厂“互利共赢”,感受“稳稳的幸福”。

  “蛋糕”既要做大,更要分好。加工厂通过“兜底收购”给1115户农民吃下“定心丸”,农民户均增收7000余元,还为低收入及困难群体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7个,务工月收入达2500元以上,以稳定的收入来源授之以渔,帮助他们自食其力改善生活情况;同时,合作社积极接收社员,农民不再只是单纯的生产者,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产业链增值收益的分享者,这种全方位的联农带农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激发了他们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多产融合 米稻双强

  勐哈村大米加工厂积极推动水稻种植和加工环节紧密相连,在上海专家指导下,与各种植主体深度合作,结成了稳固的种植、收购联盟,种植主体依据加工厂的需求和标准进行水稻种植,保证了水稻品种的适宜性和质量的稳定性,为加工环节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同时借助沪滇协作搭建的平台,加大与农村电商、物流企业、农村合作社的合作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减少运输损耗、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整体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种“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延伸,让勐捧大米产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了整个产业的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水稻种植面积得以扩大并呈现出逐年增产增收的良好态势,2024年勐捧镇秋季稻谷种植面积达1.4483万亩,预计产量可达5836吨,较勐哈村大米加工厂建成前增长133%,展现出勐捧大米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勐哈村大米加工厂是沪滇协作对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也是勐哈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立足实际推动产业振兴、促农增收、多产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勐哈村大米加工厂将继续深化沪滇协作,围绕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带动周边更多村寨共同繁荣,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通讯员 陶艺云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2/2/4645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